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蕴含了哪些新意?有着什么样的新新思想、新观点?有着什么样的新表述、新研判?又有着什么样的新提法、新论断?本文综合新闻报道视点、专家代表意见、政策学者访谈,深入挖掘探求,并经过认真地汇兑和整理,主要内容如下:
一、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很值得关注,明确提出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
科学发展观提出已近十年,在十七大上就被写入党章,但十八大首次将其明确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因此重要性和地位大大提升。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它作为指导思想,是十八大和十八大报告一个最大亮点。赋予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历史地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是十八大的重大贡献。
报告最大的亮点和创新是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大会的主题,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问题。我们想继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独立成篇
虽然十七大报告就提出生态文明,但是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独立成篇,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这是一个亮点。报告还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
四、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五、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六、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们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七、首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应对新挑战
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走过91年历史、拥有逾82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出现巨大变化,面临来自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多重考验下,表达出要高标准“从严治党”的决心――这是党十八大传递出的强烈讯息。
报告首提“纯洁性建设”,反映出新形势下,党对自身机体的健康问题如极少数党员的“信仰危机”等,有非常清醒的体会和认识。十八大报告中最后一章用较大篇幅从八个方面阐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相较于五年前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十八大报告在主线中增加了“纯洁性建设”这个关键词。
将“纯洁性”列为党建的主线之一,对每个党员的个体作出加强自我修养彰显人格力量的具体要求,以及有关严格党纪强力反腐的一些表述,都颇有现实针对性,是因应新形势和新挑战对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加强党的纯洁性首先要严格流程:第一步,严格党员培养、考核、发展各项程序;第二步,健全党性党风党纪定期分析评估制度;最后一个步骤尤为重要,要严格党内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不合格党员要劝退、除名、开除党籍。
八、首次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胡锦涛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九、首提“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和平发展共同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报告中“包容互鉴”、“尊重发展道路多样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等提法,在当今全球或地区危机背景下“发人深思”。“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报告中的这句话有“很强的针对性”。
中国同样认识到,仅仅是资本的流动、物质的交易并不完全能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文明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也是形成归属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每一种文明和发展模式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各国之间不应相互排斥,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才能构建起真正的和谐世界。
十一、决定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党内民主迈向新高度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这是首次正式作出该项涉及党内民主机制的重要决定。
这是继十七大首次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项重大完善措施。今后党代会代表对党的大政方针等都可以以制度化的方式提出意见、建议。这将促使党内民主向新的高度迈出坚实一步。
十二、用24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是在已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精简,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进行了表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
核心价值观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新表述利于普通人理解。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个社会肯定是病态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时,曾想做出概括,后来大家意见不是很一致,就没有概括。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精炼,易于普通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
十三、首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有所养:让长者安享幸福晚年
十八大报告首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这是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我国是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全覆盖,现有制度保障水平偏低。另外,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还是空白,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居民养老服务保障问题较突出。总体上说,距离“老有所养”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随着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空巢、失能老人增多,养老已成为重要而迫切的民生问题。
实现“老有所养”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既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加快探索构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养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强大金融支持。
此外,还必须加快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在有效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构建老年人自我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干、院舍养老服务为支撑、邻里服务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老龄服务体系。